跳转至

更新日志

20230305 17:14 添加了语病专项相关笔记

20230306 17:18 添加了文言文和字词专项

20230406 21:37 添加了部分八下生字词及考试错题

20230506 13:47 添加了议论文笔记部分

20230511 18:04 修订了语病专题部分内容

20230602 23:50 更新了排版逻辑

20230629 20:35 根据课堂上所讲补充/修正/删改了一些内容(主要是记叙文和小说)

20231025 16:18 增加部分议论文笔记


©Copyright HowCam 2021-2024


记叙文

概念

记叙文、小说、散文、游记等

准备

先读题再精读全文、勾画;理清脉络,把握中心

做题步骤

①审题②找区域(勾画)③看分踩点,分点答题

答题(找原文、连缀关键词、自己的话说)

概括(人物+事件)

概括主要事件

1、 筛选、整合信息 2、用语简洁 3、要点要齐全(看分踩点)

概括中心

通过……表达/表现/抒发/讽刺……

题目

含义

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双关义、比喻义、深义)

作用

(1) 内容上: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写作对象、主要事件;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交代了写作顺序;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如果有手法则答出手法作用;

(2) 主题上:暗示/表明……的中心/情感;是文眼;

(3) 结构上:是文章的线索,脉络清晰

(4) 阅读体验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深思/生动形象、别致新颖

词语

含义

① 本义②语境义(比喻、双关、象征、反语、褒贬互用、叠词、拟声词)③内容+情感

作用

手法(词语的特性)+内容+情感

句子

深层含义

①手法②关键词③多问几个为什么(联系语境和主旨)

作用

①内容上②结构上③阅读体验上

开头段作用

①内容上:写了……表达……情感,开门见山,点明……中心;开篇点题;奠定情感基调;

②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

③阅读体验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加文化内涵;引人深思;

结尾段作用

①内容上:写了……表达……;画龙点睛,点出……中心;卒章显志,表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

②结构上:总结全文;自然收束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呼应上文……

③阅读体验上:戛然而止,留下丰富想象空间;引人深思,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间段作用

①内容上:写了……表达/表现了……;与前文……照应/对比;插叙了……;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结上文/总领下文;为下文……铺垫/伏笔

赏析句子

修辞角度

(手法+内容+情感)

描写角度

(正面/侧面(衬托)/正侧面结合)

表现手法角度

(手法+内容+情感)

表达效果(句子)

(手法+内容+情感)

赏析句子

(手法+内容+情感)

赏析语言特色

1、 句式(整散句、长短句、反问句、感叹句、排比句)

2、 风格(质朴无华、生动形象)(见诗歌)

3、手法(修辞、描写、表现)

4、用词角度(叠词、大小词、褒贬词)

环境描写作用

自然环境

① 交代时令、地点、恶劣的环境、背景

② 渲染……氛围

③ 烘托人物……心情/形象

④ 暗示/烘托……主题、暗示……命运

⑤ 推动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

⑥ 设置悬念

⑦ 奠定情感基调

线索及作用

常见的线索

事物、事件、人物、地点(游踪)、时间、情感等作线索

作用

①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 ②推动情节发展

记叙顺序及作用

顺叙

叙事完整,条理清晰,使文章脉络清楚

倒叙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生动性,引出……事件/人物,强调……内容;

插叙

① 插入……内容,抒发……情感

② 交代……的原因

③ 对……情节/人物作补充,充实文章内容;衬托……

④ 丰富人物形象

⑤ 突出……中心

⑥ 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⑦ 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我)

① 作为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② 作为见证者,增强文章真实感

③ 显得亲切自然,便于心理描写

④ 衬托主要人物

第二人称(你)

① 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切感。

② 利于交流思想感情,便于直接抒情。

③ 若用于物,则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他)

显得客观、冷静、真实,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人物形象分析

格式

xxxx形象,从…….看出

方法

性格+身份 抓描写+事件

矛盾句

找出矛盾词;

矛盾词各自指代的内容;

设置矛盾的目的(表达效果)

开放性试题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触感受和启示;

(2)结合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提议和设想;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4)发挥联想、想象,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切合文题要求,所谈内部实质意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用第一人称,抒发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可以用“我认为……。比如……”等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白自己的观点。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写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3)语言要通顺,抒发要流畅,尽量有文采。

手法归类

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引用、反问、设问、对比、借代、用典、反复、顶针、互文、通感、对双关、赋比兴、仿拟(语言新鲜,风趣幽默/讽刺意味。言简意赅,精当贴切。似曾相识、吸引读者)

描写手法

正面(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细描、白描)

侧面(环境、他人、他物)衬托、烘托、反衬

表现手法

比较、衬托、象征、想象、联想、渲染、烘托、照应、反衬、寓情于景、动静结合、以声衬静、以乐衬哀、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景结情)

备注

表现手法一般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包括所有手法(优先考虑修辞+表现手法)

鉴赏模式手法+内容+情感

语言风格术语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意境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意境深远、意境优美、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铺垫与伏笔

铺垫

定义: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先写次要内容来突出主要内容。

种类:背景式铺垫,衬托式铺垫,铺陈式铺垫

写作技巧,起衬托作用。

伏笔

定义: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具有隐秘性。

谋篇布局,作前后呼应。

说明文

概念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或阐明事理。

分类

A.事物说明文

事物形状、构造、用途

B.事理说明文

事理的成因、原理、关系

特点

1、说明性

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闻明事理的文章,所用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 因此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为了把事物、事理说明得更明确、生动、形象,也可以用其它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

2、知识性

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 明文给人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

3、科学性

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 事物或事理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4、通俗性

说明文是向广大群众传授科学知识的,要使大多数人易于接受,文章必须通俗。

说明顺序

A.时间顺序

古→今,早→晚,春→冬,开始→结尾,朝代先后顺序

B.空间顺序

远→近,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低→高,四周→中央

C.逻辑顺序

主→次,浅→深,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简单→复杂,特征→用途,特殊→一般,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三种。

1.总分式

包括“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削析事理。

3.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是平行式的结构。

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等

语言标志

举例子

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列数据(字)

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

分类别

一类(种)……一类(种)……

一方面……另一方面……

(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

作比较

也、而、相对于、较……

下定义

科学、完整的判断句

作诠释

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因为……由于……)

打比方

像、仿佛……

引资料 / 引用

引用,标志是引号。

问题答法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A.到标题找答案(事物说明文)

B.概括说明……原理(原因、道理)(事理说明文)

C.开头、结尾找

2.xx事物具有哪些特征?

A.特征构造、形态、性质、成因、变化……

B.勾画,筛选信息

C.分点概括

D.要点齐全

3.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事物xx特征?

A.勾画、筛选关键词、句

B.分点概括

4.划线句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①举例子②举了……例子③真实有力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④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

①列数字②列了具体的数字③具体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④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

①打比方②把……比作……③生动形象地强调了xx事物的……特点④增加文章生动性、趣味性

作比较

①作比较②把……和……作比较③突出强调了xx事物的……特点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分类别

①分类别②条理清晰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③使说明有条理性

下定义

①下定义②科学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

①作诠释②对xx事物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③使说明更加具体详尽(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

引资料/作引用

①引资料②引用……(诗词、名人名言、故事传说等)③具体有力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征④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引用诗句

增强文章诗情画意、文化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名人名言

增强文章说服力、权威性

故事、神话传说

增强趣味性、说服力、生动性

摹状貌

①摹状貌②对……进行形象地描摹③使说明生动形象

列图表

①列图表②直观形象地说明xx事物的……特点③让人一目了然,易于理解

5.赏析语言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1)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解释加点词②说语境义③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2)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表态不能删②解释词义③说语境义④若删去就变成了……意思,表意就绝对化(不合实际)⑤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3)xx词能否替换成xx词?为什么?

①表态不能换②解释词义③说语境义④若替换成xx词就变成了……意思,表意就绝对化(不合实际)

(4)开头作用

①用……引出说明对象/开门见山,点出……说明对象(引出……说明事理/引出……话题)②结合说明方法答③引出下文……④阅读体验答

限制性词语

表时间

刚刚、迄今、目前、自古以来、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表程度

比较、几乎、相当、更、最、很大程度上、仅、最、非常、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格外、基本上等。

表估计

约、大约、近、上下、左右、可能、大约、大概、可能、也许、左右、上下等。

表范围

一切、部分、全部、许多、全、都、所有、有的、只有、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表频率

经常、常常、屡次、往往、通常、总是、有时、很快等。

表概数

十几、几十、左右、差不多

表信息来源

科学研究表明、实验结果发现等

表限定数量

多、有余、很少、很多、几个、许多等。

小说

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顺序及作用

顺叙

情节完整,使文章脉络清晰

倒叙

设悬激趣,避免平铺直叙

插叙

做对比,照应(见记叙文笔记)

线索

(时、地、人·、物、情感变化)

作用

①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②推动情节发展

③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

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⑤突出中心,烘托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方法

①抓事件②抓描写③环境

描写作用

反映人物……心理(矛盾、兴奋)/ 反映人物……性格、形象、品质

概括人物形象

性格+身份(格式四字词+分析)

人物作用

①人物上: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他人的衬托(次要人物)

③情节上: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④阅体上:设悬激趣

⑤主题

评价

观点+分析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

(见记叙文)

社会环境描写

①交代人物生活环境/社会背景;

②交代人物社会关系;

③为人物出场及命运做铺垫;

④烘托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⑤暗示人物命运;

⑥推动情节发展;

⑦揭示深化……主题;

物象作用

①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②为后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前后呼应;

③烘托人物性格、形象,暗示人物命运;提供背景;

④自身具有象征意义(双关),暗示/揭示主题

情节

情节概括方法

①人物 + 事件 + 原因、经过、结果

②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概括

③抓住线索概括

④注意题目的限制要求

⑤语言简练,概括性强

一句话概括共写了几件事/小说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情节特点

一波三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照应,伏笔,悬念,对比,铺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戛然而止

一波三折

分析①依次概括情节;②设悬,伏笔,插叙,照应(怎样实现一波三折)。

作用①人物;情节;②主题;阅体引人入胜,激趣。

意料之外

分析意料之外的是……,情理之中的……原因(前文照应,伏笔)

作用①人物②情节③结尾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阅体)④深化……主题

戛然而止

作用①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引人深思 耐人寻味,②深化……主题③人物

欧·亨利式结尾

①用“本以为……没想到……”句式,归纳出人意料的地方

②结尾又在情理之中,……(从文中伏笔、铺垫、细节处找出情理之中的依据)

③实现突转(情节);凸显出xxx的xxx性格(人物形象);揭示……主题(主题);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阅读体验)

情节作用

①人物:……形象、性格、品质、心理(衬托,对比)

②情节本身:推动情节发展;做铺垫,伏笔,照应,对比,设置悬念,一波三折,突转

③主题:突出或揭示……

④阅读体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波澜起伏;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留下想象空间,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写作技巧

表达方式

分析(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结构手法)

照应(首尾呼应)

①与……照应

②为下文……做铺垫

③使情节完整、中心突出

铺垫

增强文章可信性

加强因果关系和完整性,推动情节发展

蓄积气势

伏笔

前后呼应,结构更合理

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

悬念

激发兴趣

使文章情节曲折

烘托

更好表现人物的形象、心理等,增强文章表现力

衬托

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性格或特点,增强文章表现力

抑扬

峰回路转、跌宕起伏

对比

反衬……,突出……

突转

达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震撼人心的效果

表达技巧(写作手法)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记叙顺序,人称,结构安排,线索等等

议论文

概念

分析事理,表明观点的文章

三要素

论点(被证明)

概念

是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论点所在的位置

①文章题目②文章开头③文章末尾

论据(证明)

概念

是阐明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事实论据

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

道理论据

名人名言、俗语等

概括事实论据的方法

人物+做法+结果

论证

概念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方法

A.举例论证:①举了……的例子②真实有力地证明了……观点③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B.道理(引用)论证:①引用了……的话②充分有力地证明了……观点③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C.对比论证:①把……与……作对比②突出强调了……观点③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D.比喻论证:①把……比作……②生动形象的证明了……观点③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题型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根据文章给文段补写一个恰当的论据

公式:某人+某事+结果(真实、典型、侧重点)

议论文语言

1.加点词的作用:

2.议论文语言特点: ①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幽默风趣、准确严谨、逻辑性强

写作手法角度:夹叙夹议

文段的作用

开头段

内容上:①针对……现象/由名人名言/由xx人的故事引出……中心观点,引出……论题②充当道理论据,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结构上:③引出下文对……的论证/为下文……做铺垫/开门见山,引出……观点

阅读体验上: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加文章趣味性,增加文采,引发思考。

中间段

结构上:①承上启下

内容上: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段

内容上:①深化文章中心,提出……结论②总结全文,强调……中心论点③发出……号召/希望人们……④补充论证了……,使文章更严密

结构上:⑤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阅读体验上:⑥发人深思

论证结构

分总

总分总

总分

递进式

并列式

前后两段段位置能否互换

先看与前段有否照应,二看时间先后,三看逻辑关系(递进、转折、因果)

(1)不能。(2)因为这几段和xx是一一对应关系/存在逻辑或时间先后上的顺序

谈观点和感悟

①观点②结合实际来谈

某材料放到某段,为什么

①表态②阐述段落主要内容③材料阐述什么

诗歌鉴赏

技巧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形象

分类

人物形象

英雄、名流、亲友

自然形象(意象)

山川草木,花鸟鱼虫

自我形象

诗人

形象指代

大雁——鸿雁传书寄托思乡,漂泊羁旅象征,象征凄苦无依,哀伤肃杀凄苦的象征

望月——思想怀人

折柳——惜别

红豆——相思

长亭——送别

伤春悲秋;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意境

绚丽优美、清新自然、恬淡闲适、优美和谐、雄浑壮阔、萧瑟凄凉、静谧冷清、苍凉悲壮、生机勃勃

表达方式

描写

描写的方法

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声衬静、以乐衬哀、视听结合

描写的顺序

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上至下、从古至今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事抒情、借物抒怀、借景抒情……

心情

孤寂、伤感、愤激、愉悦、闲适、惜别、思乡、惆怅、苦闷、担忧……

分类

按题材分

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怀古诗……

按诗歌发展顺序分

读懂诗歌的步骤

①读标题②抓作者(背景)③抓关键词句(情感)④抓意象⑤品意境⑥品技法

诗歌各类题型答题公式

景物描写

①渲染……氛围

②烘托……心情

③借景抒情

④交代了……

炼字题

①解释字义

②解释句义(文中义)

③联系意境,品味情感

某句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①翻译句子(描绘画面)②用四字词概括

某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①解释字义②放入原句描绘画面③结合意境品味情感

某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

①手法②结合内容分析③情感(意境、特点)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①结构②对主题

本诗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①点明特点②结合句子分析特色③情感

(生动形象、平淡质朴、明快自然、清新典雅、含蓄简约、优美绚丽、委婉、凝练)

赏句

①翻译②手法+内容+情感

语法专项

词性

实词

名词

常用作主语、宾语

动词

常用作谓语,动词+宾语

形容词

常用作定语、谓语(天气冷了)

虚词

副词

用于限制动词和形容词(很、更、最……)

连词

用于连接词语、短语、句子(和、跟、与、因为、所以……)

介词

不能单用(按照、……)

语病

结构上的问题

提主干:主谓宾

常见错误

主语、谓语、宾语残缺

搭配不当(主谓、动宾、主宾)

剩余“枝叶”部分

定语

语序不当

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状语

语序不当

补语

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句意上的问题

歧义

指代不明

逻辑不当

否定不当

一面对两面

成分杂揉

主客体颠倒

主语中途易辙

关联词的问题

搭配不当

逻辑不当

位置不当

抓标志发现语病

抓关联词看搭配、位置、逻辑

并列的短语考虑语序、包含关系、逻辑

动词及其搭配

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掩盖主语)

数词和约数词

两面词

否定词

判断句

定语过长、宾语残缺

抓主语看歧义

抓虚词看搭配

作文专项

横向法结构模式

介绍

横向一人几事之结构模式,是通过几个方面的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的某种思想品格的文章模式。

此类文章的结构安排完全依照几个方面平行展开,根本不考虑事件材料的时间顺序,所以属于横向结构。

要点

分镜头剪影、有联系

横向

横式结构的优点是内容有广度,且条理性强,便于多方面表现事物的意义。但如果处置不当,则容易造成文章的松散、拖沓或相容交叉。

一人

文章集中表现一个人的精神品格、思想性格。

几事

文章主体部分要写几件事,这些事的思想内容分属几个不同的方面。

结构

横向一人几事之结构模式,就是“总——分——总”结构模式。

写作技巧

形散神不散

“形散神不散”一般用于概括散文的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谓“神不散”,是要求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角度要典型

横向一人几事文章的“几事”,是分属各个领域、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的,只有做到这一点,称之为横向才名正言顺。这几个角度要尽可能选择典型。

勾勒要精湛

写作横向一人几事的短文,由于无法展开描写,人物的形象性受到制约,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对于有限的勾勒应该格外用心,尽可能把人物写得活脱一些。

记叙文亮点

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有故事性,才有记叙文的本质

高明的作者都是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

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

1.构思

打结>解结

2.情节之尺水兴澜

(1)悬念法

在写复杂记叙文时恰当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能够造成读者某种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想法

(2)对比法

埋下“心结”的情景与解开“心结”后的情景,前后对比,思想的深度就可供挖掘

(3)巧合法

“打结”与“解结”之间,这个解结的契机就可用巧合法

(4)抑扬法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二、做一番生动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景描写等

细节描写的方法

1.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2.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3.精炼词语、表现特征

三、抒一段动人的情感

抒情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1.化虚为实显真情

将抽象的“情感”化为真实存在的人、事、物;

思念是七夕是银河上的那座鹊桥,是中秋夜圆桌旁的那张空椅;

思念是远方游子那价抵万金的一封家书,是老华侨那视若珍璧的一包乡井土。

2.细微之处见情志

3.首尾结合点情理

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其他关键处加入抒情句子点染,即能使记叙文更具真情实感,又能达到升华主题、点明主旨的作用。

四、写一个优美的语段

1.将叙述转化为描写

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3.化用诗文名句添彩

4.语段仿写文采添色

5.同义对举语言出彩

6.句式灵活文采斐然

字词专项

七年级上册

分歧(qí) 拆散(chāi sàn) 一霎时(shà) 熬过(áo) 瘫痪(tān huàn) 沉寂(jì) 憔悴(qiáo cuì)

淡雅(yǎ) 捶打(chuí) 整宿(xiǔ) 豌豆(wān) 仿膳(shàn) 抹泪(mǒ) 攥着(zuàn) 树杈(chà)

寒战(zhàn) 脸颊(jiá) 羚羊(línɡ) 匿笑(nì) 祷告(dǎo) 并蒂(dì) 菡萏(hàn dàn) 攲斜(qī xié)

荫蔽(bì) 磕头(kē) 焚香(fén) 褪色(tuì) 时辰(chen) 模仿(mó) 卜问(bǔ)黑痣(zhì)音调(diào)

榆钱(yú)劝慰(wèi)搓捻(cuō niǎn)赠送(zènɡ)涨红(zhànɡ)截然(jié)企盼(qǐ)唯恐(wéi)冷漠(mò)

尴尬(ɡān ɡà)遗憾(hàn)须臾(yú)绰号(chuò)叛逆(nì)嘈杂(cáo)屏息(bǐnɡ)朗润(lǎnɡ rùn)

酝酿(yùn niànɡ)卖弄(mài nonɡ)婉转(wǎn zhuǎn)嘹亮(liáo)黄晕(yùn)烘托(hōnɡ)水藻(zǎo)

贮蓄(zhù xù)澄清(chénɡ)攀附蜷曲(quán)倏忽(shū)肥硕(shuò)栖息(qī)归泊(bó)寥廓(liáo kuò)

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迸溅(bènɡ jiàn)挑逗(tiǎo dòu)伫立(zhù)伶仃(líng dīnɡ)稀零(xī)

收敛(liǎn)宽恕(shù)卑微(bēi)痴想(chī)隐秘(mì)诱惑(yòu huò)喧腾(xuān)一瞬间(shùn)

骸骨(hái)葱茏(cōnɡ lónɡ)幽雅(yǎ)峰峦(luán)点缀(zhuì)轻盈(yínɡ)匀称(chèn)崩塌(bēnɡ tā)

弥漫(mí)征兆(zhào)狩猎(shòu)喧嚣(xuān xiāo)喑哑(yīn yǎ)静谧(mì)篡夺(cuàn)劫掠(jié lüè)

妥当(tuǒ dànɡ)滑稽(jī)陛下(bì)精致(zhì)头衔(xián)爵士(jué)炫耀(xuàn yào)称职(chèn)

女娲(wā)澄澈(chénɡ chè)绵延(yán)嬉戏(xī)孪生(luán)水波粼粼(lín)各得其所絮絮叨叨(xù dāo)

花团锦簇(jǐn cù)小心翼翼(yì)恍然大悟(huǎng)混为一谈(hùn)蛛丝马迹(zhū)停滞不前(zhì)

滚瓜烂熟(shú)鸦雀无声 洗耳恭听(gōnɡ)得意忘形 繁花嫩叶(nèn)抖擞精神(dǒu sǒu)

梦寐以求 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ɡ jiānɡ)盘虬卧龙(qiú)瘦骨嶙峋(lín xún)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xuàn)一丝不苟(ɡǒu)海枯石烂(kū)日转星移 姿态万千 弱肉强食(qiánɡ)

更胜一筹(chóu)惊慌失措(huānɡ cuò)开膛破肚(tánɡ)昂首挺立(ánɡ)骇人听闻(hài)随声附和(hè)

踉踉跄跄(liànɡ qiànɡ)

七年级下册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jié)蟋蟀(xī shuài)脑髓(suǐ)书塾(shú)蝉蜕(tuì)拥肿(yōnɡ zhǒnɡ)

骊歌(lí)肿胀(zhànɡ)花圃(pǔ)丑陋(lòu)讪笑(shàn)嫉妒(jí dù)澎湃(pénɡ pài)狂澜(lán)屏障(zhànɡ)

哺育(bǔ)懊悔(ào)祈祷(qí dǎo)逼狭(xiá)崎岖(qí qū)炽痛(chì)嗥鸣(háo)斑斓(lán)谰语(lán)

怪诞(dàn)亘古(gèn)默契(qì)田垄(lǒnɡ)蚱蜢(zhà měnɡ)污秽(huì)宰割(zǎi)筹划(chóu)

彷徨(pánɡ huánɡ)仰慕(yǎnɡ mù)衰微(shuāi)赫然(hè)迭起(dié)弥高(mí)重荷(zhònɡ hè)

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磐石(pán)归省(xǐnɡ)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o)凫水(fú)亢奋(kànɡ)

晦暗(huì)羁绊(jī bàn)蓦然(mò)冗杂(rǒnɡ)搏击(bó)烧灼(zhuó)惬意(qiè)静穆(mù)颦蹙(pín cù)

粲然(càn)嗔视(chēn)癫狂(diān)角逐(jué zhú)凛冽(lǐn liè)吞噬(shì)销蚀(shí)羸弱(léi)步履(lǚ)

告罄(qìnɡ)遗孀(shuānɡ)辐射(fú)筛糠(shāi kānɡ)遮蔽(zhē bì)躯壳(qiào)脐带(qí)犁铧(huá)真谛(dì)

砭骨(biān)履践(jiàn)崔巍(wēi)阴霾(mái)疆域(yù)污涩(sè)红绫(hónɡ línɡ)怂恿(sǒnɡ yǒnɡ)

怅然(chànɡ)蜷伏(quán)惩戒(chénɡ)肌腱(jiàn)逞能(chěnɡ)恍惚(huǎnɡ hū)甜腻(nì)娴熟(xián)

劝诱(yòu)抽搐(chù)沟壑(hè)不羁(jī)剽悍(piāo hàn)窥伺(kuī sì)疮痍(chuānɡ yí)枉然(wǎnɡ)

阔绰(chuò)观瞻(zhān)妍丽(yán)庇荫(bì yìn)

遒劲(qiú)犷野(ɡuǎnɡ)畸形(jī)颚骨(è)妒忌(dù jì)人迹罕至(hǎn)人声鼎沸(dǐng)来势汹汹(xiōnɡ)

荒草萋萋(qī)九曲连环(qū)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当之无愧(kuì)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yù)

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ɡu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uì)锲而不舍(qiè)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心会神凝(nínɡ)群蚁排衙(yá)一反既往(jì)迥乎不同(jiǒnɡ)慷慨淋漓(kānɡ 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dǒu)惹人注目(rě)杂乱无章 博学多识(bó)义愤填膺(yīnɡ)一拍即合(jí)忘乎所以(wànɡ)

大彻大悟(chè)参差不齐(cēn cī)本色当行(hánɡ)低回婉转(wǎn zhuǎn)叱咤风云(chì zhà)浑身解数(xiè)

高视阔步(kuò)尽态极妍(yán)息息相通 坚持不懈(xiè)毛骨悚然(sǒnɡ)耀武扬威(yào)扬扬得意(yánɡ)

怏怏不乐(yànɡ)姗姗来迟(shān)忧心忡忡(chōnɡ)疲惫不堪(kān)畏缩不前(wèi)语无伦次(lún)

卷土重来(chónɡ)芸芸众生(yún)养精蓄锐(xù)头昏眼花(hūn)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zī)

刚毅不屈(yì) 妄下断语(wànɡ)进退维谷(wéi)一尘不染(rǎn)略胜一筹(chóu)眼花缭乱(liáo)

秩序井然(zhì)慷慨以赴(kānɡ kǎi)相得益彰(zhānɡ)

八年级上册

阻遏(è)寒噤(jìn)仄歪(zè)拂晓(fú)瓦砾(lì)地窖(jiào)鞠躬(jū gōnɡ)赃物(zānɡ)箱箧(qiè)制裁(cái)

肃穆(mù)荒谬(miù)惶急(huánɡ)疮疤(chuānɡ)诘问(jié)霹雳(pī lì)交卸(xiè)奔丧(sānɡ)狼藉(jí)

赋闲(fù)颓唐(tuí)琐屑(suǒ xiè)凹凼(dànɡ)尴尬(ɡān ɡà)烦躁(zào)伛偻(yǔ lǚ)荒僻(pì)

塌败(tā)取缔(dì)骷髅(kū lóu)滞笨(zhì)愧怍(kuì zuò)稀罕(hɑn)噩耗(è)呵斥(hē chì)焦灼(zhuó)

伎俩(jì liǎnɡ)颠沛(pèi)吊唁(yàn)文绉绉(zhōu)古朴(pǔ)推崇(chónɡ)驻足(zhù)丘壑(hè)轩榭(xuān xiè)

嶙峋(lín xún)镂空(lòu)蔷薇(qiánɡ)琉璃(liú)藻井(zǎo)蟠龙(pán)屏风(pínɡ)纳凉(nà)帷幕(wéi)

伧俗(cānɡ)造型(xínɡ)萌发(ménɡ)翩然(piān)孕育(yùn)繁衍(yǎn)胚胎(pēi)鳞片(lín)脊椎(jǐ zhuī)

两栖(qī)蟾蜍(chán chú)劫难(jié nàn)追溯(sù)褶皱(zhě)藩篱(fān lí)归咎(jiù)绮丽(qǐ)殷红(yān)

锐不可当(dānɡ)转弯抹角(mò)张皇失措(huánɡ cuò)荡然无存(dànɡ)大庭广众(tínɡ)微不足道(wēi)

长途跋涉(bá)穷愁潦倒(liáo)连声诺诺(nuò)惟妙惟肖(xiào)巧妙绝伦(lún)因地制宜(yí)重峦叠嶂(luán)

销声匿迹(nì)衰草连天(shuāi)风雪载途(zài)草长莺飞(zhǎnɡ yīnɡ)周而复始 天衣无缝(fènɡ)

在劫难逃(jié)五彩斑斓(lán)啸聚山林(xiào)束手无策(shù)物竞天择(zé)无动于衷(zhōnɡ)

八年级下册

绯红(fēi)不逊(xùn)诘责(jié)匿名(nì)宽恕(shù)凄惨(qī cǎn)奥秘(ào mì)黝黑(yǒu)滞留(zhì)

禁锢(ɡù)轩昂(xuān ánɡ)锃亮(zènɡ)愚钝(dùn)犀利(xī)侏儒(zhū rú)酒肆(sì)朔方(shuò)褪尽(tuì)

凛冽(lǐn liè)眷念(juàn)彷徨(pánɡ huánɡ)污秽(huì)迸射(bènɡ shè)虐待(nüè)雷霆(tínɡ)

胆怯(qiè)翡翠(fěi)蜿蜒(wān yán)执拗(zhí niù)憔悴(qiáo cuì)馈赠(kuì zènɡ)真谛(dì)璀璨(cuǐ càn)

镶嵌(xiānɡ qiàn)酷肖(xiào)蓬蒿(hāo)咫尺(zhǐ)呐喊(nà)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

九年级上册

妖娆(ráo) 田圃(pǔ) 喧嚷(xuān rǎnɡ) 襁褓(qiǎnɡ bǎo) 旁骛(wù) 亵渎(xiè dú) 骈进(pián) 陨落(yǔn luò) 灵柩(jiù)

睿智(ruì) 谀词(yú) 扶掖(yè) 繁衍(yǎn) 萧索(xiāo) 鄙夷(bǐ yí) 恣睢(zì suī) 嬉闹(xī) 驱除(qū) 拮据(jié jū) 栈桥(zhàn)

煞白(shà) 发窘(jiǒnɡ) 抽噎(yē) 藻饰(shì) 狡黠(xiá) 诘难(jié nàn) 滞碍(zhì ài) 诓骗(kuānɡ) 逞辩(chěnɡ) 勾当(gòu dànɡ)

沉吟(yín) 禀请(bǐnɡ) 谮害(zèn) 惑乱(huò) 倒运(dǎo yùn) 腆着(tiǎn zhe) 商酌(zhuó) 相与(xiānɡ) 腻烦(nì) 红装素裹(ɡuǒ)

一代天骄(jiāo)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rùn) 敬业乐群 强聒不舍(qiǎng ɡuō) 断章取义 言行相顾 不二法门 弥留之际(mí)

媚上欺下(mèi) 兼而有之(jiān) 恼羞成怒(nǎo) 恪尽职守(kè) 廓然无累(kuò lěi) 重蹈覆辙(chónɡ dǎo fù zhé)

涕泗横流(tì sì)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dǒu) 根深蒂固(dì) 孜孜不倦(zī) 轻而易举持之以恒(hénɡ)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咬文嚼字(jiáo) 寻章摘句 不求甚解(shèn) 狂妄自大(wànɡ) 豁然贯通(huò)

八下入学考

翘首qiáo 畸形 jī 长途跋涉bá

八下一次周测

褶皱zhě 椎髻chuí jì

八下一学月

闭塞sè 眼眶kuàng 器皿mǐn

八下二次周测

骠(piào) 骑 狩(shòu) 猎 风雪载(zài) 途

文言文专项

重点实词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犹得备晨炊)

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皆被绮绣)③遭受(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

6.毕:①尽(毕力平险) ②全部(群响毕绝)

7.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④减轻、减损(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 ⑤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次: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当: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②应当。(当奖率三军) ③将要。(今当远离) 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 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 ⑥抵挡。(“锐不可当”)

19.道: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

20.得:①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②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③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等:①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敌:①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② 敌人(盖以诱敌)

23.吊:①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②慰问(人皆吊之)

24.度:①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②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端:①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②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恶:①怎么(恶能无纪) ②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发:①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②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④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⑦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凡:①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②总共(凡三往)

29.方:①见方(方七百里)②长方形(方以长)③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分:fēn 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 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 ④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

31.奉:①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否:①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②恶、坏(陟罚臧否)

33.夫:①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③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④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①沿,顺着(便扶向路) ②搀扶(出郭向扶将)

35.拂:①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②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福:①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②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富:①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②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更:①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②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③互相(更相庆) ④再、又(更上一层楼) ⑤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苟:①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②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③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固:①本来(固众人) ②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③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④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⑤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故:①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③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④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顾:①回头看(顾野有麦场;元方入门而不顾) ②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观:①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冠:①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②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光:①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②光线(仿佛若有光)

46.归:①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过:①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②到(及鲁肃过寻阳) ③犯过失(人恒过) ④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好:①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②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③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号:háo ①大叫,呼啸。(阴风怒号) ②hào,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 ③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④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还:①回家(还以与妻) ②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

51.患:①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②忧患(无冻馁之患) ③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惠:①恩惠(大王加惠) ②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或:①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②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③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极:①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②尽、到(南极潇湘) ③穷尽,动词(尝极东方)④非常、最(初极狭)

55.寂:①平静(视端容寂) ②寂静(寂寥无人)

56.加:①更加(而山不加增)②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③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间:①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②一会儿(立有间) ③ 参与(又何间焉)④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⑤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⑥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⑦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⑧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见:①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②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③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④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⑤知道(见往事耳) ⑥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将:①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②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③将要(公将战) ④搀扶(出郭相扶将) ⑤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角:①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②吹号角(且角且走)

61.借:①借(每假借于人) ②依靠(愿借子杀之) ③即使(借第令毋斩)

62.尽:①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②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③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就:①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②完成,达到 ③即使

64.居:①过了(居十曰) ②停留(不可久居)

65.举:①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②发动(举大计亦死) ③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④参加(董生举进士) ⑤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具:①同“俱”,全、都(具答之) ②具有(各具情态)

67.决:①判断(孔子不能决也)② 分别(意难决舍) ③断然(故决然舍去)

68.绝:①隔绝 ②极点(以为妙绝) ③停止,消失(群响毕绝)④极高的,陡峭的

69.开:①散开(曰出而林霏开) ②放晴(连月不开) ③打开(旁开小窗)

70.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苦:①苦于(苦秦久矣) ②使……苦(苦其心志) ③愁(何苦而不平)

72.乐:①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②使……快乐(钟鼓乐之) ③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④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类:①类似(绝类弥勒) ②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利:①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②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③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④物资(利尽南海)

75.隶:①属于(世隶耕) ②跟着(隶而从者)

76.良:①真,实在(良多趣味) ②善良(此皆良实)

77.临:①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②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③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④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鳞:①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②鱼(呷浪之鳞)

79.令:①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②让,使。(忿恚尉,令辱之) ③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80.妙:①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②奇妙(以为妙绝)

81.名:①命名、起名(名之者谁) ②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 ③名字(自名为罗敷)

82.谋:①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②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83.奇:qí ①奇特。(明有奇巧人) ②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③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

84.骑:①jì,骑兵(骑千余)②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85.前:①前面(其一犬坐于前) ②上前(狼不敢前)

86.强:①强悍(凶强侠气)②有余(赏赐百千强)③勉强(不可强以仕)④力行(慕义强仁)⑤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⑥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87.且:①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况且(且焉置土石)

88.清:①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②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89.情:①实情(必以情) ②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曰密)

90.请:①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②请求(曹刿请见) ③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1.穷:①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②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③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④深(穷冬烈风)⑤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2.屈:①委屈(猥自枉屈)②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93.去:①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②距离(我以曰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94.阙:①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95.容:①许、让(虽席地不容闲)②神色(视端容寂)③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96.乳:①喂奶(妇抚儿乳) ②奶头(儿含乳啼)

97.善:①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 ②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③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98.尚:①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②还(而君前途尚可) ③尚且

99.少:shǎo ①一会儿(少时) ②稍微(意少舒 ③不多(饮少辄醉) ④shào,年轻(陈涉少时)

100.舍:①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②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③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④shě,施舍(舍与你的)

101.射:①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②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02.甚:①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 ②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103.胜:①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②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③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④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104.施:①shī,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②yì,(施施) 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105.食:①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②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106.使:①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②出使(使于秦) ③使者(使子为使)

107.始:①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②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108.市:①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②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109.恃:①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②子何恃而往《为学》)

110.是:①判断动词,是(我是鬼)②代词 这样(如是再三)

111.适:①往(抱而适市) ②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③舒适(其体不适)

112.书:①书写。(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②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 ③书信。(一男附书至) ④文件。(军书十二卷)

113.数:①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②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 ③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

114.遂:①完成(已遂述数行)②就、于是(遂逐其师) ③因而(恐遂汩没)

115.所:①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②“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116.所以:①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②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③……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17.通:①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②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 ③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④整个(通计一舟) ⑤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⑥贯通(中通外直)

118.图:①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 ②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③画(命工吏图而书之)

119.徒:①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②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120.推:①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 ②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121.屯:①堆积(大雪屯门) ②停驻(屯大泽乡)

122.望:①声望(先达德隆望尊) ②看见(望桓侯而还走)

123.为:①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②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③是(此不为远者小) ④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⑤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⑥刻有(为人五) ⑦为了(故不为苟得也) ⑧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24.谓:①说(谓为信然) ②对(谓先主曰) ③是(太守谓谁) ④认为(予谓莲) ⑤商量(舍人相谓曰) ⑥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⑦命名(太守自谓也)

125.文:①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②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③彩饰(舍其文轩)

126.闻:①听说(余闻之也久) ②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127.下:①攻下、攻克(蕲下) ②向下(曰光下澈) ③往下走(下见小潭)

128.鲜:①鲜艳(芳草鲜美) ②xiǎn,少(陶后鲜有闻)

129.贤:①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② 有才能的(如此其贤)

130.相:①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②互相(舍人相谓曰)

131.效:①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132.屑:①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②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133.谢:①请问(使君谢罗敷)②道歉(长跪而谢之)③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134.信:①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 ②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 ④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135.行:①品德(性行淑均) ②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③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④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136.许:①赞成(杂然相许) ②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 ④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137.学:①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② 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138.寻:①寻找(寻向所志) ②不久(寻病终)

139.焉:①哪里(且焉置土石) ②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140.艳:①妖艳、艳丽(艳装骑驴) ②欣羡(略无慕艳意)

141.夷:①平(船背稍夷) ②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 ③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142.遗:①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②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 ③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143.已:①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②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③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④已经(骨已尽矣)

144.义:①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②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③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145.异:①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 ②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③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46.易:①交换(寒暑易节) ②容易(难者亦易矣) ③交易,买(易以百金)

147.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

148.益:①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②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③更加、进一 步(将以益治其文) ④渐渐地(益习其声)

149.意:①心情(意少舒) ②神情、态度(意暇甚) ③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④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50.因:①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②凭借、依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③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④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

151.引:①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②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 ③称引(引喻失义)

152.盈:①满(曾不盈寸) ②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153.用:①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因此(遂用猖獗)

154.友:①朋友(有朋自远方来) ②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155.余:①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 ②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156.与:①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给(蹴尔而与之)

157.欲:①想(欲至宛市) ②将要(行欲至宛市) ③愿望(从民欲也)

158.援:①提出、引(援疑质理) ②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59.缘:①缘故 ②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160.杂然:①纷纷地(杂然相许) ② 交互错杂(杂然前陈)

161.再:①第二次(再而衰) ②两次(曰再食)

162.曾:①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②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③尚、还(曾不盈寸)

163.争:①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②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164.指:①手指(人有百指)②指明(不能指其一端)③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165.至:①极点(寡助之至) ②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③周到(礼愈至)

166.志:①记(故为之文以志) ②标记(寻向所志) ③做标记(处处志之) ④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⑤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167.质:①询问(援疑质理) ②资质(非天质之卑)

168.致:①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 ②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 ③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169.诸:①“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②那些(其西南诸峰) ③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170.主:①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②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171.属:shǔ ①类。(忠之属也) ②侪、辈。(徒属皆曰《陈涉世家》) ③管辖。(司命之所属) ④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 ⑤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172.著:①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 ②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 ③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173.缀:①点缀(缀以珠玉) ②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74.资:①天资、天分(吾资之昏) ②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175.子:①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②您(愿借子杀之)③儿子(子又生孙)

176.自:①自己(并自为其名) ②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③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④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77.足:①脚(蛇固无足) ②画脚(子安能为之足) ③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④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⑤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178.卒:①士兵(卒买鱼烹食) ②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179.作:①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②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180.坐:①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 ②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③通“座”,座位(满坐寂然)④犯罪(何坐?坐盗)

181.兼:①都;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二者不可得兼)②兼并;吞并(兼弱攻昧)③整个、全部(兼天下之众)④加倍、倍(风雨兼程)⑤连词,表并列

182.演:①发挥,推长②延长③渗透

183.危:①危险②端正(危言危行)

17个重点虚词

一、 之

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 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

(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 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如:①马之千里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 乎

(1) 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

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如:

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

(2) 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类似于“于”的用法。如: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

三、 者

1、结构助词

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

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按照”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2、作连词

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3、用作动词

可译作“认为”。如:

(1)皆以美于徐公。

4、特殊用法:

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

五、而

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②面山而居。

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 学而不思则罔

六、其

1、代词

(1) 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其一犬坐于前。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一定”“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

③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

七、为

1、作介词时

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如: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

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

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3、特殊用法:

《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八、于

1、引进动作

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九、焉

1、疑问代词

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语气助词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

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

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5、兼词

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一、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二、以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俯身倾耳以请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三、则

1.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2)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例: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四、因

1. 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2.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3. 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

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4. 副词,可译为“因此”。

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十五、且

1.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十六、乃

1.副词

(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

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七、矣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了)(《论语》十则)

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

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