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U2 声现象

U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U2-1-1 声音的产生

进入本框题前,先做一个实验。

不难发现,橡皮筋在发出声音时,橡皮筋在振动;说话时声带也在振动。

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也就是说,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开始,发声开始;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在人类生活中,智慧的人们发明了许多记录声音的工具。例如:留声机、唱片、磁带、存储卡等。这些工具的本质都是将发声体的振动规律记录下来,需要回放声音时就按照记录的振动规律去振动,这样就可以产生和原来一样的声音。

U2-1-2 声音的传播

在该演示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闹钟发出的声音也逐渐变小。

但由于条件限制,在地球上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玻璃罩内完全没有气体),故始终能够听到细微的闹钟声。

此时我们需要用到一个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也叫科学推断法)。

Note

顾名思义,理想实验法就是假设实验达到理想条件,推断实验的结果。

在真空罩实验中,假设真空罩内的气体完全被排出,达到了理想的真空状态,那么可以猜测闹钟发出的声音可以彻底消失。

因此可以推断出:真空不能传声。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送给我们的。如果没有空气,例如在太空中,无论距离有多近,航天员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

声音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呢?上一节中提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的空气振动,将空气周期性地压缩,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这样的波动和水波传播的过程类似。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传递声音的波叫做声波。

做个小实验

找一段管子(栏杆、扶手等),一个同学耳朵紧贴管子的一端,另一个同学在管道的另一端轻轻敲击(自己不能听到敲击声)。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除了空气(气体)外,管道(固体)也能传播声音。不仅仅气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鱼缸,里面有几只金鱼。我们站在旁边拍手,鱼儿会受到惊吓。

大量实验表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U2-1-3 声速

声速表示声音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由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决定。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当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当声音和回声的间隔时间达到 \(0.1s\) 以上时,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做个小实验

这一次,找一根长长的铁质管子( \(37m\) 左右,这个长度恐怕只能理想实验了),然后还是一个同学耳朵紧贴管子的一端,另一个同学在管道的另一端稍大力敲击,让另一端的同学能够听到空气中传播的声音。观察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在铁管中的声速和在空气中的声速是不同的,在铁管中的声速大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补充

为什么要要求铁管长度达到 \(37m\) 呢?查阅教材30页小资料可以发现,声音在 \(15°C\) 的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在铁管中的声速大约是 \(5200m/s\) 。人类区分两次声音的反应时间是 \(0.1s.\)

不妨设铁管的长度为 \(x\) ,可列出如下方程:

\(\dfrac {x} {340m/s} - \dfrac {x} {5200m/s} = 0.1s\)

解得: \(x \approx 36.3786m\)

所以当铁管的长度达到 \(37m\) 时,人类就可以分辨出两次声音。

U2-2 声音的特性

U2-2-1 音调

音调我们都很熟悉。「歌手2024」中,亚当兰伯特演唱的《Whataya Want from Me》的最高音达到了E5;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了do re mi fa so la ti;简谱中,通常使用在数字「1」上方加一个点的方式来表示「高音do」,等等。这么多的表示方法,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绝对的物理量来表示音调,音乐世界将会陷入混乱。这个物理量就是频率。

做个小实验

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得越慢,音调就越低。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我们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频率越低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 \(f\) ),简称,符号为 \(Hz.\)

假设物体在一段时间( \(t\) )内振动的总次数为 \(N\) ,那么有: $$ f = \frac {N} {t} $$

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1s\) 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音调五字真言

发声体越「短、细、紧、轻、薄」,音调越高。

人类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 \(20Hz \sim 20 \ 000Hz\) 之间。超过 \(20 \ 000Hz\) 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

补充:物体的「固有频率」

物体的固有频率,也称为自然频率(natural frequency),是物体在自由振动时所具有的特定频率。这个频率与外界条件无关,仅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如质量形状、材质等)决定。物体的固有频率可以有多个,从低频到高频,例如4.2Hz、8.3Hz、25Hz、120Hz等。当外界的振动频率与物体的某个固有频率相近或相同时,会引起物体在该频率上的振动加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U2-2-2 响度

生活中的声音有大有小。在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取决于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大小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因为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波形图中,波形的波动幅度反映振幅的大小。波形波动幅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波形波动幅度越小,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U2-2-3 音色

音色,顾名思义,是声音的特色。在音乐课上,我们往往会通过聆听乐器的“音色”来判断乐器种类。我们知道,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

事实上,音色往往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可以看看

【毕导】为什么你的耳朵能听出冷水和热水的区别?

在波形图中,音色是由波的形状反映的。

下图展示了几种常见乐器的波形图。

可以看到,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波形的波动幅度)和音调(波形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而音色(波形的形状)不同。

U2-3 声的利用

U2-3-1 声与信息

声可以传递信息。常见地,日常生活里人与人的声音交流,就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除了声音外,其它类型的声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地震来临时,会有次声波产生,一些对次声波敏感的动物就会有所反应。医生也可以利用超声波和电脑,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的图像信息,从而诊断疾病。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例子。

蝙蝠的回声定位、倒车雷达、B型超声波(B超)、超声测裂纹等。

U2-3-2 声与能量

声可以传递能量。成语“震耳欲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声波的本质就是发声体的振动激发的介质的规律振荡,而有质量的介质在振荡时就可以将能量传递下去。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例子。

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治疗结石、相同频率的音叉共振。

声传递信息的判断

在实际试题考察中,往往会让同学们判断声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其中,判断传递信息的情况会复杂一些。如果发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些信息(深度、高度、宽度、距离、语言文字等),那么就说明声传递了信息。

U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U2-4-1 噪声的来源

从物理学角度讲